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肌”不可失!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肌少症→

2025年04月01日 10:12 14人参与  0条评论

你有没有发现

家里的长辈走路越来越慢

站起来时需要扶着东西

甚至连拧瓶盖都费劲

这些可能不是单纯的衰老

而是肌少症(Sarcopenia)在作祟

肌少症是一种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逐渐下降的疾病,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可能增加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虽然肌少症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你知道吗,一些常见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能成为肌肉流失的“幕后黑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肌少症呢?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可能导致肌少症的药物

01 激素类药物

消炎止痛,但也可能“消”掉肌肉

常见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过敏、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加速蛋白质分解: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长期使用激素会让肌肉中的蛋白质被“拆解”得更快。

抑制肌肉合成:激素会降低“肌肉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让肌肉的自我修复变得缓慢。

影响能量代谢:激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肌肉无法有效利用糖分,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如何应对?

遵医嘱服用,不要随意加量或长期服用。

适量补充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类等,帮助肌肉恢复。

进行适量的阻力训练(如弹力带锻炼)来刺激肌肉生长。

02 他汀类降脂药

降胆固醇,可能也“降”肌肉

常见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甚至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溶解导致肾损伤)。

降胆固醇的同时,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辅酶Q10的水平,而辅酶Q10对肌肉能量供应至关重要。

他汀可能影响肌肉蛋白质合成,导致肌肉合成变慢,分解加快。

如何应对?

如果出现肌肉疼痛或乏力,及时告诉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降脂药。

适量补充辅酶Q10(可从鱼类、坚果、菠菜中获取)。

结合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防止肌肉进一步流失。

03 降糖药

血糖降了,肌肉也可能悄悄流失

常见降糖药:二甲双胍、胰岛素、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帮助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能量代谢变化:部分降糖药可能影响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肌肉流失加速。

胰岛素与肌肉合成:胰岛素对促进肌肉合成至关重要,但如果使用不当或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肌肉蛋白分解增加。

二甲双胍的影响: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能干扰肌肉的线粒体功能,影响能量生成,导致肌肉质量下降。

SGLT-2抑制剂的影响:SGLT-2抑制剂通过尿液排糖,有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其中可能包括肌肉的流失。

如何应对?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肌肉健康。

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大豆等),为肌肉提供充足营养。

适量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快走、阻力训练,以减少肌肉流失。

定期监测:关注血糖变化,同时监测肌肉质量,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利尿剂

排水排钠,也可能“排”走肌肉

常见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肾病等导致的水肿。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利尿剂会导致钾、镁、钠等电解质流失,而这些矿物质对肌肉的收缩和代谢非常重要。

可能引起脱水,让肌肉细胞“缩水”,影响其功能。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加快肌肉分解。

如何应对?

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钾、血镁水平,必要时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

保证充足饮水,防止脱水导致肌肉功能下降。

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饮食,减少肌肉流失风险。

05 镇静催眠药

助眠的同时,“催”走肌肉

常见药物:地西泮(安定)、阿普唑仑、氯硝西泮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癫痫等疾病。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让人活动减少:长期服用会让人变得嗜睡、乏力,减少日常活动,从而导致肌肉萎缩。

影响神经肌肉功能:长时间使用可能让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

抑制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对肌肉合成很重要,而这类药物可能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如何应对?

尽量避免长期依赖,考虑非药物助眠方式(如睡眠习惯调整、冥想)。

如果必须服用,尽量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不适。

保持日常活动,避免久坐不动,加速肌肉流失。

06 化疗药物

抗癌的代价,可能是肌肉流失

常见药物:紫杉醇、顺铂、多柔比星

这些药物的用途: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为什么会导致肌少症?

化疗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加快肌肉分解。

引起恶心、呕吐、厌食,使患者摄入的营养不足,影响肌肉合成。

可能损害线粒体功能,让肌肉能量供应不足,加剧肌肉萎缩。

如何应对?

补充足够蛋白质和热量,防止肌肉过快流失。

进行适量的耐力训练(如散步、轻量力量训练),减少化疗相关的肌肉萎缩。

服药期间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如何守护“肌”不可失?

遵医嘱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肌肉健康。

结合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肌肉流失风险。

关注不适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肌少症

不仅仅是“老了就该肌肉减少”

它也可能是药物长期影响的结果

在接受药物治疗带来的治疗效果时

我们也要关注它对肌肉健康的潜在影响

肌肉健康关乎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守护自己的肌肉力量!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编辑:温龚锋关键词:血糖 蛋白质 肌肉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最热评论
0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