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
“全面行动、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终结结核”
旨在贯彻社会共治理念
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
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
为响应号召,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3月24日,东莞市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活动暨“松山湖无结核城区”创建启动仪式在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举行。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有108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并有125万人因此而死亡,平均每分钟有2.4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约70万人,其中15到24岁的青少年占比达15%。
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率先提出了“无结核社区”建设的目标,即某一社区(乡镇/街道、学校、部队、长期照护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的常住人口中,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
2024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在省内推广“无结核区县”试点,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东莞唯一的省级试点。作为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东莞外来人口众多,结核病防治责任重大。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建辉表示,“松山湖无结核城区”是全省12个“无结核城区”建设项目之一,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将与东莞密切合作,探寻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结核病防治策略有效路径。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毛东波希望,通过“松山湖无结核城区”创建项目打造结核病综合防治“东莞样板”,推动经济便捷的结核病筛查、诊断技术转化落地,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结核病防控经验。
根据《广东省无结核区(县)试点指导方案(2024—2027年)》要求,东莞“无结核城区”创建将实施“二筛二治一隔离、三同三策多联动”策略(“22133N”):
二筛
通过加强肺结核主动发现,强化结核潜伏感染者筛查和结核病患者筛查。
二治
落实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和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
一隔离
减少结核病传播与流行,积极开展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住院、居家)。
三同
不断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通过县(区)、乡镇(社区)村(居)三级协同推进结核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早筛早诊、全治优治。
三策
将结核病防治融入所有政策,推动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社会动员)、主动干预(技术干预、管理干预)、全链条服务(全面主动筛查、全方位诊治服务、全周期健康管理)。
N联动
多方联动,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结核病防治相关人员联动等。
松山湖党工委委员、党工委管委会总经济师陈潮晖表示,松山湖园区将严格落实“二筛二治一隔离、三同三策多联动”策略,通过精准防控,至2027年底实现园区结核病发病率下降20%或降至10/10万以下目标,构建“防、筛、治、管”一体化的结核病防控体系。
“松山湖无结核城区”创建工作的启动,是东莞结核病防控工作迈出的关键一步。活动现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水华等5位专家被聘为创建“无结核城区”的指导专家。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东莞市结核病防治院)党委书记钟新光表示,作为无结核城区建设的指导单位,下来将充分发挥市结核病防治院的技术支撑作用,依托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强化结核病的主动筛查、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和管理,努力实现无结核城区建设目标。(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