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援疆一周年,这支团队交出漂亮成绩单!

2025年01月11日 08:34 0人参与  0条评论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

  (以下简称“第三师总医院”)

  一场跨越千里的医疗援助行动

  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

  照亮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前行的道路

  2023年11月,东莞市援疆医疗团队肩负着使命与担当,毅然奔赴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医疗援疆之旅。

  一年来,这支团队在广东援疆驻三师工作队的引领下,秉持着“广东医生精神”,怀揣着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医疗援疆的战场上砥砺前行。

  他们如同坚韧的种子,在第三师总医院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师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医疗帮扶的动人赞歌。

  党建领航:筑牢医疗援疆的坚实堡垒

  党建,是东莞医疗援疆团队前行的明灯与航标。团队与第三师总医院紧密携手,签署党建共建协议,让党建的光辉深度融入医疗业务的每一寸肌理。

  通过精心完善党建管理制度,援疆团队为医院的医务、质控、采购、设备管理等关键环节,构建起科学、规范的支撑体系,如同为医院的高效运转安装上了强劲的引擎,切实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与综合服务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援疆不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成为了党的温暖与关怀在边疆大地的深情流淌,是党心民心紧密相连的生动诠释。

  成果斐然:全方位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01专科建设与协作共进:

  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第三师总医院儿科、检验科成功通过兵团重点专科验收,这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有力见证。同时,积极开拓创新,新增7个师市级重点专科,犹如在医院的学科版图上点亮了一颗颗璀璨的新星。此外,通过与北京协和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搭建起远程会诊平台与专科联盟的桥梁,让前沿医疗资源与先进技术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为医院学科建设注入了奔腾不息的新动能。

  02技术帮扶与人才培育双丰收:

  援疆专家勇挑重担,牵头成立多学科诊疗团队,精心开展4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如同在医疗技术的田野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借助“师带徒”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模式,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本地医疗人才,他们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累计开展62次培训指导和44次远程会诊,如一场场及时雨,滋润着当地医疗技术的土壤,显著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为边疆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医疗精锐之师”。

  03五大中心建设守护生命:

  ▲2023年11月15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深与三师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惠忠为“莞图互联网医疗培训中心”揭牌

  在团队的全力推动下,第三师总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成绩卓著。他们巧妙调配资源、深度优化流程,为急危重症患者铺就了一条快速救治的绿色通道。2024年,共接诊22543人次,成功抢救1021名危重患者,高达97.4%的抢救成功率,宛如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为患者牢牢守护着生的希望,让当地百姓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如春日暖阳般日益增强。

  04公益项目传递温暖与公平:

  医疗援疆的目光始终聚焦于百姓福祉。2024年开展的“粤新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工程”,免费为219例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的礼物,让他们重新拥抱清晰的世界。30余场“粤新同心・健康相伴”义诊活动,如同移动的医疗站,深入基层,服务6000余名群众。使医疗资源如甘霖般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地方,让边疆人民真切感受到医疗公平的阳光雨露。

  医者风采:用专业诠释援疆担当

  曾智仁:项目管理的先锋官

  作为第三师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智仁在医疗援疆工作中勇立潮头。他积极策划推动“粤新光明行”和广东医生送健康到基层系列义诊活动,如健康知识的传播使者,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卫生健康素养。在医院建设方面,他全力推动内科楼和实训楼建设项目工程,精心打造49团、51团团场分院成为基层示范医院;成功助力儿科、检验科通过兵团重点专科验收,并积极促成与广东医科大学的合作共建。在医疗资源拓展上,他牵线搭桥,推动与北京协和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签订远程会诊协议,与东莞市清溪医院签订康复专科联盟协议,加入中日友好医院病理专科医联体,全方位打造医疗协作平台,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同时,引入广东先进管理模式,重塑五大中心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认证和体系建设,为医院发展筑牢根基。

  吴飞:沟通协调的桥梁纽带

  身为第三师总医院党政办特聘主任,吴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优势,成为授援两地沟通的坚固桥梁。他精心统筹近40场活动,服务群众超8000人次,让医疗服务的影响力如涟漪般不断扩大。凭借80多篇文稿和100多篇宣传稿件,他向公众生动讲述援疆故事,增强了社会对援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深化了粤兵两地的文化认同。此外,他匠心创办“援疆医生有话说”健康科普专栏,如知识的灯塔,显著提升了健康教育的传播力,为援疆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少豪:医院管理的智慧舵手

  在第三师总医院医务科特聘主任岗位上,王少豪尽显管理才能。他深入梳理优化管理制度,为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积极投身“粤新光明行”和“粤新同心・健康相伴”等专项援疆项目,组织开展多场次健康宣讲、莞图两地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全力提升师市医疗服务能力。在推动医院合作与建设方面,他协助成功促成第三师总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合作共建落地实施以及五大中心建设,为三甲医院创建目标的实现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刘辉焜:眼科光明的使者

  刘辉焜二次留任,坚守医疗援疆一线,成为眼科领域的中流砥柱。进疆后,他积极搭建平台,全力开展 “粤新光明行” 专项活动,两年间成功完成400余例白内障手术,如驱散黑暗的阳光,为当地群众解除眼疾困扰。为解决眼科人才短缺难题,他积极促成与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建立眼科联盟,在提供免费白内障技术的同时,定期开展带教活动,为第三师总医院培育眼科专业队伍辛勤耕耘,播撒希望的种子。

  郑燕红:护理优化的践行者

  担任血透科护士长期间,郑燕红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护理流程。3000人次的血透患者护理操作中,她用精湛的技艺和贴心的关怀,诠释着护理的温度。成功抢救4名危重病人,彰显了她过硬的专业能力。通过“师带徒”模式,她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下级护理人员,提升了科室整体医疗水平。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她积极助力血透室提升操作效率,完成多项新技术应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保驾护航。

  李晓彬:重症医学的规范导师

  在重症医学科,李晓彬肩负重任。他细致梳理科室管理制度,精心优化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如精密仪器的校准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指导下级医师规范进行多项急救技术操作,参与危重患者抢救超100次,成功提升了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医院建立起更为规范的重症医学服务体系,成为重症患者生命的坚实守护者。

  黄秋兰:妇产科的守护天使

  黄秋兰在妇产科建设中发光发热,她精心制定规范的救治流程,成功救治30余名危重症孕产妇,如同生命的护航者,为母婴安全筑起坚固防线。开设孕妇学校,普及孕期健康知识,千余名孕产妇从中受益,如智慧的引路人,引领她们走向健康孕育之路。通过开展多项微创手术和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了妇产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医疗援助中展现出独特的女性力量。

  ▲沈白(右一)进行手术

  沈白:心血管内科的技术开拓者

  沈白在心血管内科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他通过手术带教,提升科室处理复杂冠脉病变的能力,如技艺精湛的工匠,雕琢着医疗技术的精品。开展冠脉内超声检查、心脏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震波球囊术等新技术,填补了三师医疗技术的空白,并将新技术常规化开展,全面提升师市心血管医技水平。在总医院胸痛中心担任医疗副总监期间,他组织各类培训、病例研讨与质量分析会,承担急诊介入指导工作,同时借助多种学习交流机制,助力心血管内科医疗服务水平迈向新高度。

  ▲徐镇涛(右一)进行授课

  徐镇涛:急诊救治的钢铁卫士

  在急诊医学科,徐镇涛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他沉着应对,主导处理多例复杂急救病例,如弥漫性轴索损伤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等,在生死时速间与死神顽强抗争。门诊服务7134人次、住院患者620人次、手术相关操作约440例的背后,是他日夜坚守的身影。他积极开展年轻医生技能培训,如经验丰富的导师,让每一位住院医师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急诊人的使命。

  廖岁添:儿童健康的贴心护卫

  廖岁添专注于儿童疾病管理,引入先进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规范用药和抢救标准,提升了儿科危重症救治能力。在她的努力下,医院成功建立儿童呼吸哮喘亚专科,并顺利实施多项新技术,帮助医生掌握急危重症抢救技巧,为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成为孩子们健康的坚实守护者。

  展望未来:持续赋能边疆医疗新征程

  在未来的日子里,东莞医疗援疆团队将继续锚定目标,砥砺前行,为边疆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团队会紧锣密鼓地推进内科楼和实训楼建设进程,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期望,每一处设施都能成为保障患者健康的有力支撑,为第三师总医院迈向三甲医院行列筑牢根基。

  医疗资源下沉工作也将持续深化拓展。团队计划携手更多公益组织与爱心力量,拓宽医疗服务的覆盖广度与深度,定期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基层团场、偏远乡村,开展巡回诊疗、健康普查、疾病预防宣传等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暖阳般普照边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切实打破医疗服务的地域壁垒,使各族群众都能平等、便捷地享有专业医疗服务,有力促进医疗公平的实现。

  在五大中心认证进程中,团队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举措,全方位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加强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入先进理念与技术规范,优化救治流程细节,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全力冲击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认证。志在打造出技术精湛、响应迅速、救治高效的医疗急救网络,为师市群众的生命健康铸就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在医疗援疆的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荣耀,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磅礴力量,成为连接粤疆两地医疗合作的坚固桥梁与民族团结的紧密纽带。

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吴耀柄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