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肝胆”相照,“胰”路同行!

2024年07月08日 09:35 0人参与  0条评论

在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

有这样一支团队

他们与患者“肝胆相照”

在生命的旅途中“胰”路前行

用专业与温暖为患者保驾护航

今天,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敬意与好奇

一同走近这支团队

深入了解这群“白衣天使”吧!

肝胆胰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是东莞市临床重点专科,是东莞市规模大、实力强的临床学科之一,在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是东莞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普外科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组成部分,科室诊疗技术紧跟国际国内前沿,多次成功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科室在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疾病的综合诊疗水平位居东莞市领先地位,多次承担本地区外伤突发事件的救治任务。科室开放床位58张,设有重症监护病房,每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每年开展各类手术近1800例次。

科室团队实力强大,现有专科医生16名,护士23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3名,硕士8名,岭南名医、东莞名医共3名。团队多位成员在国家、省、市级医学会任职,是一支业务能力精湛、团队凝聚力强、勇于创新的专业团队。

科室配有高清电视腹腔镜、电子纤维胆道镜、肝脏肿瘤微波消融仪、超声切割止血系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能量平台、体内冲击波碎石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一批,广泛应用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胆胰脾疾病。科室先后开展了以腹腔镜三孔法、两孔法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道镜探查取石,以及腹腔镜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经肝胆道碎石取石术(PTCS)等多项先进技术。

科室开展了早期肝癌的诊断和精准微创治疗、中期肝癌的规范化治疗、局部晚期肝癌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治疗。在复杂性肝切除术、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门静脉切开取栓术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肝肿瘤手术切除方面,科室早已实现“无禁区”,并在复杂肝肿瘤的手术切除、肝复发癌的精准微创治疗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在处理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方面独具特色,成功完成了东莞首例晚期肝癌靶免转化治疗后的肝癌切除术,以及首例晚期肝癌靶免转化治疗后的肝癌消融手术。此后,科室陆续为多名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了靶免综合治疗,成功将他们的病情转化为早中期,并通过手术清除了肿瘤。科室在晚期肝癌转化治疗后的成功手术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有效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大爱洒边疆,深情满高原。科室曾多次派遣骨干成员远赴国家边疆——西藏高原,进行卫生系统的对口支援,并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2021年4月,科室技术骨干莫灿荣副主任医师再赴西藏医疗支援,彰显了科室良好的医德医风与勇于奉献的仁心仁术。

特色技术

1.腹腔镜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就像是在肝脏上进行一场精细的“微创手术绣花”。若将肝脏比作一片广阔的森林,那么腹腔镜手术就像是在这片森林中精准定位并移除生病的树木,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健康的树木和土壤。

得益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肝脏手术现已能实现微创外科治疗,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疗效。科室已成熟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腹肝脏手术,该术式在不降低术后疗效的基础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手术仅需通过几个微小切口进入腹腔,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精密的手术器械,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目标,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较小。

传统肝脏手术的患者多因手术而导致术后营养不足,身体较弱。除了切除的肝脏需要恢复,较大的腹壁切口愈合也颇为困难。相比之下,腹腔镜微创技术仅需在腹壁上打4-5个不足1厘米的小孔,能够从不损害腹壁强度的部位,或不影响美观的隐蔽部位取出标本,从而将对腹壁功能的破坏降至最低。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腹壁愈合过程简单且迅速,这使得宝贵的术后营养能够更多地用于内脏的修复,从而加快了整体恢复速度。因此,原本部分无法承受开腹手术的患者,也有了通过腹腔镜手术获得外科治疗的机会。

此外,腹壁和皮肤对疼痛非常敏感,而疼痛又会对情绪产生强烈影响。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在减少腹壁创伤的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进而保护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促进全面恢复,保护免疫功能。

2.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到多个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和血管结构,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精细的操作。此手术对精确度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胰头癌、下段胆管癌、十二指肠肿瘤、壶腹周围癌、慢性胰腺炎、胰头及十二指肠的损伤。由于手术切除的范围广泛,术后作消化道重建需要胰肠吻合术、胆肠吻合术和胃肠吻合术,其手术难度非常大,对术者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肝胆胰外科已成熟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种精准手术具有伤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可极大地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为患者带来微创手术获益。

3.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

胆囊癌是胆囊的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且起病较为隐匿,通常在早起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且难以缓解的腹部隐痛,右上腹可鞥触及包块,并可能伴随进行性黄疸。

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需要在腹腔内进行精细的操作。胆囊紧邻肝脏、胆管和肠道等重要器官,手术时需要非常娴熟细致,以避免损伤这些器官。

科室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在保障患者远期疗效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术后,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以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4.腹腔镜下脾切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离断术

肝硬化晚期患者常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症状,从而导致严重的贫血,甚至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传统治疗方法是在进行保守治疗后,择期或急症行开腹的脾切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离断术,以达到阻止出血、预防再次出血的目的。然而,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长,而且给后续可能的进一步治疗带来广泛的腹腔粘连等不利影响。此外,创伤大的开腹手术还会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

近年来,科室大量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手术只需在患者腹部开4个1厘米长的小孔和一个大约3-5厘米的脐部切口即可完成。术中患者出血少、术后进食快、卧床时间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快。而且由于腹壁疤痕微小,手术达到了美容效果,并发症也远远低于开腹手术。

5.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肝胆外科的重大手术,其难点之一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位置十分特殊,紧邻肝动脉、门静脉以及尾状叶,解剖关系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腹腔镜下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需要在腹腔镜下完成复杂且精细的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工作,同时实现胆肠吻合、肠肠吻合,这不仅要求术者具备开腹手术的技术,还要有精湛的腹腔镜技巧,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科室凭借丰富的肝胆开腹手术经验和腹腔镜技术经验,已成功实施了多例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微创、恢复更快的治疗选择。

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打造护理品牌!

科室积极推广“四无”加速康复特色病房,是东莞市护理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主委单位。2021年莫燕霞护士长在东莞市首个开设加速康复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1300人次,在加速康复护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实施“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手术病人的围术期管理更加规范化,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更是有效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恢复,赢得了患者的肯定。连续多年被评为“护理先进集体”“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

专家介绍

江建新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

兼红楼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

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莞名医,东莞市第三类特色人才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非编码RNA与肿瘤研究专委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职务。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6年,能独立处理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疗,常规开展开腹肝胆胰脾疾病手术治疗,擅长腹腔镜左半肝和腹腔镜不规则肝切除术、胰腺本尾部切除术、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贲门血管离断术等腹腔镜手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市级基金课题4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51篇,其中,中科院小类分区1区10篇,最高影响因子11.161。

王在国

主任医师

外科主任

兼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

中山大学及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曾获“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岭南名医”“东莞名医”等多项荣誉。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胆胰消化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以及东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岭南现代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2016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聘为“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

从事肝胆胰脾肿瘤及普通外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6年,在严重腹部损伤抢救、复杂困难肝癌、肝血管瘤手术切除、肝癌的二期切除、肝复发癌再切除、晚期肝癌的靶向免疫转化及转化后切除或者微创消融、肝癌的肝动脉-门静脉区域灌注化疗、晚期腹腔肿瘤的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肝肿瘤在CT定位下的精准微创热消融、肝癌门静脉癌栓清除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主刀医生开展了各部位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手术2000余例,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实现了长期生存,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负责部省市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及参编参译医学专著8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王金林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

岭南名医、东莞名医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岭南现代外科杂志》编委等。

从事肝胆外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胆囊结石,以及肝、胆、胰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保留脾胰体尾切除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201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外科医院暨欧州胰腺中心进修,先后赴韩国首尔大学国立医院、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附属Hammer Smith医院和美国Mayo Clinical等医院学习交流访问。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俞武生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2018年获评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人才,现任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委员会肝脏外科分会常委、东莞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委员等。

曾在美国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外科学习,对肝癌的基础科研、临床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研究,同时在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深厚的临床造诣。积极探索并开展肝癌的射频治疗技术、晚期肿瘤的热疗等新技术,荣获东莞市科技成果奖2项。

叶振伟

副主任医师

大外科秘书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肝胆胰脾系统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肝癌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与长期全程科学管理等。擅长于肝脏肿瘤的早期诊断、腹腔镜手术切除或精准微创消融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早期及复发性肝癌的精准微创消融治疗、肝脏与胆囊常见病变的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复杂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尹东亮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援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肝脏肿瘤的早期诊断、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对胆囊常见病变的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复杂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各1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2项。

莫灿荣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秘书、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内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获林芝市巴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援藏先进个人”、林芝市巴宜区人民医院“优秀援藏干部”等荣誉称号。擅长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脏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等手术。主持东莞市社会科技项目1项,发表论著2部及多篇学术论文。

来源:东莞市人民医院    编辑:黄裕谋关键词:肝胆胰;外科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