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构建“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这项改革你我都受益→

2023年10月18日 10:13 0人参与  0条评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编制床位数增加到1800张、中医序列公立医院增至5至6家、探索推进中医支付方式改革……近日,《东莞市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全力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构建起全市的“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根据《方案》,今后三年内,东莞将率先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配套衔接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提升中医药服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激发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蓬勃活力。

全市中医药服务资源大幅增长

地处岭南,东莞历来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药的多元价值和特色优势,中医药文化在莞邑大地蓬勃发展。

五年来,东莞中医药服务资源大幅增长,“顶天立地”中医药服务体系高位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市中医医疗卫生机构351间、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3148人、中医床位数3105张、中医诊疗量达667.5万人次,较2017年末分别增长了162%、71%、44%、22%。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33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东莞市逐步建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为龙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虎门中医院和其他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中医阁为基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数据显示,全市拥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中医重点(特色)专科26个,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42个;国家级师承项目指导老师7名,省名中医13名;各级各类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76个,向基层延伸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分站33个。

构建“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形成东莞经验

2022年,东莞市以打造“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为改革切口,被列入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之一。

东莞应当如何发力,形成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复制的东莞经验?

在2023年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中,东莞提出,将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中西医协同,着力推进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抓重点、破难题、开新局,奋力推动全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近期正式下发的《方案》,则是这一改革试点的“路线图”。东莞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统筹力量集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其中,东莞要构建“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将推动中医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为龙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型镇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中医阁为基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顶天立地”中医药服务体系。

“到2025年,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中西医协同机制不断深化,建立起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负责人介绍,届时,东莞市民步行15分钟即可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全市也将形成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复制的东莞经验。

全市中医序列公立医院增加至5-6家

今后,为将中医药服务网络织牢、织密,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虎门中医院等中医医疗机构,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将推动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骨伤科大楼争取于2025年12月投入使用;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促进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推动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市中药制剂中心、市中药配送中心和中心实验室等配套项目建设,争取中心实验室于2023年投入使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将以达到省高水平中医医院标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通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地共建,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技术及管理和科研教学等多层次合作,计划引进技术指导团队22个,编制床位数增加到1800张,带动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水平进入全国50强中医医院行列。”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东莞将建设起新型镇级中医医院,并增加中医院的数量。根据试点目标,虎门中医院将打造为滨海湾新区精品中医医院,建设新综合住院大楼,建成后床位数达600张,辐射范围可满足100万人口的中医需求,达到三级中医医院发展规模;在中医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东莞将通过校地共建和院院共建等方式,将2—3家中医药基础较好的镇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时,建设中医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进镇级公立医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全国先例。届时,全市中医序列公立医院将增加至5—6家。

这些新型镇级中医医院,将充分利用高层次医疗团队和省市级专家教授团队,开展优质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达到县级中医医院能力水平。

将高质量中医药服务送至“家门口”

对于东莞市民来说,今后,中医药服务将更加“触手可及”。

在基层,各镇街(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将服务内涵建设,确保能够提供中药饮片和6类10项以上中医医疗技术服务,还将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将建立首批37个“中医阁”,完善中医药场地、中医药诊疗服务设施,并应市民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反响,将“中医阁”建设工作纳入2023年东莞市十件民生实事。同时,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一系列推广活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

这些“馆”“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宣教,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将分别达到75%和85%。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将与省第二中医院合作创建市级中医康复中心,让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应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康复需求。

根据要求,东莞辖区内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在现有基础上增长0.2人,达到0.5人;每万常住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在现有基础上增长0.32人,达到0.8人。按照2022年末东莞常住人口1043.70万人来计算,全市中医师将达到5千多人。

为培育高水平中医药人才队伍,全市还将新增培育5名市级中医药领军人才、50名市级中医药优秀人才、100名市级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并引入肿瘤专科等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争创高层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东莞分中心。作为试点改革城市,东莞中医药事业会有更多探索、更多突破。

建成不少于8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将5个市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基础上增加至7个、建设中医药技术中心收集筛选秘方验方、依托科研平台开展中医药研究、开展古代经典名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新药研发……全市正加快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

简、便、验、廉,是中医药的特色。为引导中医诊疗项目价格体现技术劳务价值,东莞将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实施基本医疗服务补助,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的责任,加大各级财政补助保障力度。

“我们将探索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渠道,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公立中医医院建设项目;鼓励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还将推进中医支付方式改革,由原有的38个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增加至70余个实施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激发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并做好编码匹配映射工作,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持续做好中医药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评估等相关工作,引导中医诊疗项目价格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一系列组合拳,将形成东莞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华夏文化瑰宝实现“小切口、大变化”。明年,东莞还将迎来承办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的重大机遇……

东莞中医,未来可期!

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南方日报    编辑:莫星辉关键词:中医药;专科;中医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