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血尿酸超过正常值,波动在360-420μmol/L之间,但没有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痛风石及痛风性肾脏病变等血尿酸升高特有临床症状时,称为痛风前期。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有轻度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轻度食欲不振等。
对于痛风前期的调理,主要是饮食控制,将尿酸降至正常范围,避免痛风的发生。
饮食调摄
保持理想体重,控制总热量
过度节食脂肪和其他组织分解得太快,会导致血液中的酮体和乳酸浓度增加,从而抑制尿酸排泄,加重高尿酸血症。因此,控制饮食不能操之过急。
建议按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休息者给予104.5-125.4kJ,体力劳动者给予125.4-166.7kJ,肥胖者给予41.8-83.6kJ。体重超过标准30%-50%及以上者,总热量以每天6300kJ起始,分为3餐供给,1个月后改为每天5460kJ;或在原饮食基础上每天减少热量2310-4620kJ,以每周减轻体重0.5-1公斤为目的。轻度肥胖者总热量以每天6300kJ起始,分3餐供给;或在原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减少热能525--1050kJ,借以达到每月减肥0.5-1公斤的目的。
均衡饮食
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血尿酸的排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可选择大米、玉米、面粉及其制品(如馒头、面条、面包、饺子等);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
限制食物嘌呤摄入量
选择碱性食品
对于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心、肝、肾等)和海产品(如沙丁鱼、海鱼、牦、蛤蜊,以及黄鳝、鱼卵、蟹等),需减少摄取或禁止食用;不吃炖肉。
碱性食品能降低血清和尿液的酸度,甚至碱化尿液,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溶解度。含有较多钠、钾、钙、镁和其他元素的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坚果、海藻等,可在体内氧化形成碱性氧化物。蔬菜除香菇、豆类(如扁豆、豌豆)、紫菜和菠菜不可多吃外,其余皆可食用。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每日饮水总量在2000毫升左右,可以稀释血中尿酸浓度、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及避免尿路结石的形成。建议饮用白开水、淡茶、蒸馏水、苏打水和果汁等。
生活起居调摄
戒烟、限酒,特别是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高热量,更容易增加血尿酸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当身体状况允许时,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练习健美操等,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并帮助降低血尿酸。对于强度更大且消耗更多体力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这是不合适的。
保持心态健康,精神乐观,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平时注意保暖,选择舒适保暖的鞋袜。
推荐食疗
1、盐汽水
原料:小苏打10克,盐2克,水1500毫升。
制法:将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煮沸,待冷却后放冰箱中冷藏。将小苏打放入茶壶或其他容器,倒入冰镇盐水。可以当作饮料喝,当天喝完。
功效:稀释血尿酸浓度,增加尿酸排泄。适合高尿酸患者。
2、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10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与糯米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1500毫升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以米烂为度,可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适宜于血脂、尿酸高者。
作者介绍
王文辉 治未病科(健康调养门诊)主任中医师
199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东莞市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健康产业分会理事,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评东莞市名医,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自1998年起一直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第一线。传承发扬各家,各流派的优秀经验,长期致力于健康调养,慢性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对脾胃病、老年病和中医体质辨识调养积累较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中医传统疗法防治慢性疾病,如亚健康、体虚易感冒、汗症、消瘦、消化不良、口腔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顽固性呃逆、慢性疲劳、失眠、功能性便秘、“三高”肥胖、腰酸尿频怕冷、颈椎病、腰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