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冤啊!孩子“闹腾”不一定是“多动症”!

2024年04月26日 23:33 0人参与  0条评论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不遵守纪律

经常跟同学讲话

写字歪歪扭扭

每次测验都粗心犯错……

接到老师类似投诉

家长都很心塞

挫败感极强

为啥我家孩子这么差

警惕孩子是“多动症”

也就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正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爱周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这些“好动”的孩子吧

欢迎收看

权威 轻松 接地气 实用的

健康微视频栏目

今天我们邀请

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

儿少心理科主治医师罗可

为我们科普

“好动”=多动症?

孩子天生“好动”≠多动症,只要是符合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都算是正常的。

真正的“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孩子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调节困难或执行力差。

多动症有三种类型: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过度活跃/冲动为主,还有的是两者都有。

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在学龄前就出现,9岁时特别明显。

它还“重男轻女”,男孩确诊的比例是女孩的二倍以上。

怎么辨别?

嘿,看那孩子打个喷嚏,你们就急成一团,怎么怀疑是多动症就乱搜网文,想填两张表就确诊啦。

讲真,同一个小家伙,被细心的妈和粗心的妈给测量完,结果能差出个天南地北来。

要确诊多动症可不能仅仅依靠量表评估或短时间观察,而是需要全面的病史询问。

我们儿童心理医生会通过专业观察、病史采集、辅助检查、心理评估等一系列工作来确定是否有多动症。

从孩子的方方面面入手,语言、行为、能力、功课、家庭环境等等,甚至检查,才能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多动症。

可以“自愈”吗?

非也非也,约有30%~50%的多动症会持续到成年,并不是说长大了会“自愈”。

当然,症状不严重的多动症,的确不用治疗。

但如果已经影响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那就得给它来个“安静”大作战。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改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状,效果杠杠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行为训练、沙盘治疗等各种方式改善症状。

作为家长,除了督促小朋友治疗外,也要多点鼓励少点责备,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多余的能量,陪伴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作为老师,也要少用成绩评判孩子,多指引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以便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来源:东莞阳光网    编辑:萧迪关键词:多动症;孩子;闹腾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