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热好热好热!
广东已经热成“孜然辣味”鸡腿!
最近气温持续攀升,
闷热的天气让人备受煎熬。
广州今年首个高温预警已发布
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还高!
未来几天广东雷雨和高温并存预计,在这个时候,各种解暑降温的方式纷纷登场,空调、电扇、冷饮成了很多人的 “夏日标配”。
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有些行为却可能暗藏危险,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健康构成威胁。
空调房贪凉:小心心血管意外找上门
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不少人喜欢将空调温度调得极低,想在室内营造一个凉爽的小天地。
但人体的适应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炎热的外界环境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或者从空调房猛地走到高温的室外,身体很难迅速做出调适。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更容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所以,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 26℃左右较为适宜,使用时间也不要过长,同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一般保持在 5 - 8℃为宜。
渴极猛灌水:可能引发心梗危机
高温天气下,人体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很容易感到口渴。但当我们极度口渴时,一定不要猛地大口灌水。
如果喝水速度过快,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并在肠内被吸收,这会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心梗。
夏天喝水应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饮用 100 - 150 毫升即可,让身体慢慢补充水分。
刚吃饱就午睡:增加脑梗风险
由于高温天气,很多人晚上睡眠质量不佳,因此午睡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午睡半个小时左右确实对恢复精力很有好处。
但需要注意的是,忌餐后立即入睡。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皮下毛细血管会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会大量涌向消化器官,这就会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此时入睡,不仅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甚至还有诱发脑梗的危险。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可以在午餐前小睡 30 分钟,或者在午餐后等待半小时再入睡。
运动后猛喝冷饮:当心诱发心梗
在夏季进行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大量出汗,让人感觉酷热难耐,这时很多人会忍不住来上一杯冰饮降温。
但实际上,在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冰饮,会使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会随之加剧,进而引起血压波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夏季降温要讲究适度原则,最好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运动结束后,可以先休息一会儿,让身体温度稍微下降一些,再饮用常温的白开水或淡盐水来补充水分。
出汗后洗冷水澡:警惕心梗威胁
气温高时,人体体温也会升高,此时如果满身大汗就洗冷水澡,这种突然的冷刺激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更严重的是,有时甚至会引起冠状动脉严重痉挛,使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造成急性心梗,危及生命。
所以,当满身大汗时,不要急于洗冷水澡,先用毛巾将汗水擦干,休息一段时间,等身体的热气稍微散发一些后再去洗澡。
如果实在想冲冷水澡,最好先从四肢开始冲洗,让身体逐渐适应冷水的温度后,再冲全身。
把水果当正餐:导致营养不均衡
夏天很多人会因为没胃口或者为了减肥,选择把水果当作正餐。然而,水果虽然富含维生素和一些矿物质,但总体来说,其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普遍少于蔬菜。
而且,多数水果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如果只吃水果,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长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水果不能替代正餐,我们还是要保证饮食的多样性,合理搭配蔬菜、肉类、主食等,以获取全面的营养。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的患者来说,更要格外注意以上这些可能存在危险的行为。
夏日炎炎不仅要防暑,
各个方面都要做好自我防护,
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