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女孩频频腹泻引出癌!家人也患同种病!元凶竟是…

2024年07月29日 10:16 0人参与  0条评论

近日

#浙江一家8口确诊同种病

一人患癌#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令人没想到的是

这种肿瘤

竟和家族基因有关

20岁的丽丽(化名)似乎比别人更容易“拉肚子”,稍微吃点生冷刺激的东西,就忍不住要跑厕所,大便经常不成形,还伴随着腹部隐痛。经检查,她的肠道里长了密密麻麻百余枚息肉,最大的息肉直径超过6cm,治疗颇为棘手。

通过追问病史得知,丽丽的妈妈和小姨此前也确诊了同一种病。三人病情相似,都是肠道内长满密密麻麻上百颗息肉,并且很不幸的是,部分息肉都已经发生了癌变。

在医生建议下,丽丽和家人做了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家族中至少有8人中招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这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什么?

没有家族病史就无需担心了吗?

如何发现、预防呢?

快跟小红一起来了解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什么?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通常涉及的是APC基因。这种疾病导致肠道内形成大量的腺瘤性息肉,这些息肉通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以发生息肉。这些息肉如果不加以处理,会有很大的概率演变成结直肠癌。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模式: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意味着只要父母一方携带突变基因,其子女就有50%的概率继承该基因并发病。

没有家族史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

虽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遗传病,肠息肉却很常见,其中,9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除遗传因素外,肠息肉还可能与年龄因素、饮食因素、不良习惯、肠道炎性疾病等有关,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以大肠息肉多见,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为良性病变,几乎不会发生恶变;而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等都有癌变的可能。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需要警惕?

便血:粪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迹,应引起注意。

排便习惯异常:如排便次数相较以往有明显增多或减少,常感到有便意但排便时总觉不尽。

大便形态变化:若发现大便比往常更细或不成形,可能是因为息肉增大导致肠腔狭窄。

腹痛:虽然小型息肉通常不会引起腹痛,但若息肉逐渐增大,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

息肉脱出:对于那些有蒂且较长的肠息肉,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发现息肉经肛门脱出。

贫血症状:息肉长期慢性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

肠梗阻:若肠息肉直径较大,可能会阻塞肠道,从而引发肠梗阻。

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如何发现肠息肉?

定期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息肉的最佳方法,可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并取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大便潜血检查

肠息肉破溃后可能有轻微出血,通过潜血试验可发现。

肛门指检

可检查肛门附近7~8cm的息肉。

结肠超声造影

当患者不适合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发现结肠息肉。

双对比钡灌肠

一种X光检查,使用钡剂填充结肠,帮助医生观察结肠的轮廓。这种方法不如结肠镜检查精确,但适用于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发现肠息肉要不要割?

虽说并非所有肠息肉都会癌变,但一般建议切除。因为在发现息肉后,仅凭观察是无法确认这些息肉是非肿瘤性还是肿瘤性的,会不会有癌变的风险,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息肉切除后还有可能复发,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肠息肉?

健康饮食

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减少加工肉类和红肉的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便秘和腹泻,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理调节

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筛查

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息肉。

医生提醒:

部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肠道内

可多达上千颗息肉状腺瘤

这些息肉在早期通常是良性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

部分息肉就会发生恶变

所以要及早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别等拖到演变成肠癌才追悔莫及

来源:东莞市人民医院    编辑:黄裕谋关键词:腺瘤;息肉;肠癌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