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高热不退
体温高达39℃以上
还伴有喉咙痛……
最近,不少孩子相继“中招”
感染了腺病毒
甚至有医院
一个月确诊超700例!
听说这病毒折腾人的威力不小
因此被大家称为“毒王”
不少家长纷纷感叹
“好不容易熬过了甲流、支原体
这又遇上了腺病毒…”
这一波接一波
真是考验连连!
到底什么是腺病毒?
中招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一起来看!
腺病毒,即人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于1953年由Rowe等人首次发现,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被划分为A-G七个亚属。
人腺病毒型别众多,特性各异,不同型别感染的组织器官不同,因此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异。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多种疾病。需注意的是,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幼儿更加容易“中招”。
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可成为传染源。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
一定要警惕
飞沫传播
接触感染者的飞沫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
粪口传播
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是接触到被粪便污染的物体或表面,例如更换尿布时,也可能传播腺病毒。
水传播
腺病毒可存在于消毒不彻底的泳池中,眼结膜接触到被污染的泳池水可能会引起结膜炎。
感染腺病毒后
可能无症状,也可能表现为
急性呼吸道感染、腺病毒肺炎
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
甚至导致死亡
隐性感染
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急性呼吸道感染
多数患者以急性发热起病,体温轻重不一,轻者微热(体温<37.5℃),重者体温可达41℃。同时伴有咳嗽、咳痰,以及不同程度的咽部不适、咽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
大部分患者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点片状灰白色分泌物。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能肿大。少数患者还可能会有头痛、头晕症状,个别患者出现腹泻。病程通常为1-14天,平均为5-7天,呈自限性。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起病急,通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多数患者持续高热,体温维持在38.5℃以上。
除了表现出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肺部听诊有明显的湿啰音,通过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
轻症患者通常会在7-11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能病情恶化,发展为重症肺炎,其中重症患儿的高热可能持续2-4周。
得了这病要不要紧啊?
腺病毒感染,情况可轻可重,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并妥善应对!大多数患者属于轻症,通常1周左右就能康复。少数患者病情可能会恶化,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孩子年纪小,不善于表达自身不适,我们该如何判断病情呢?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
可能是重症病例的“征兆”
请家长们立即送去医院治疗!
重症症状识别
精神状态
孩子出现精神萎靡,甚至出现嗜睡、昏睡、惊厥等表现,这可能是脑炎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
呼吸状况
喘息明显、呼吸急促,或出现三凹征,需警惕肺炎;若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症状,需警惕心肌炎可能。
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饮食及尿量情况
若孩子出现进食差、不吃不喝,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眼窝凹陷,出现脱水表现,需要及时就诊,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特殊人群
合并基础疾病患儿(如慢性心肺疾病、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底下、营养不良、神经发育障碍等),以及早产儿和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是重症腺病毒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暂无针对腺病毒的疫苗及特效药物。但别慌,多数腺病毒感染者为轻症,能够自行消散,采取一般性治疗措施缓解不适症状即可,切勿过度治疗。而对于重症患儿,则需住院接受专业治疗,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彻底清洁双手。
避免接触感染者
避免与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触,保持安全距离。
加强环境清洁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子等。
注意呼吸道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及时丢弃使用过的纸巾。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人群聚集
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若无法避免出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腺病毒并不可怕
关键在于预防和及时应对!
快转发分享给身边小伙伴
一起抵御“毒王”的侵袭吧~
网友跟贴